查看原文
其他

中国男人有“阳刚焦虑”么?

疏风 印客美学
2024-08-31


教育部大概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以这种形式冲上热搜。



1月28日,教育部针对政协提案的一个答复被喷出了好几亿的流量,而央视的下场评议,又奉献了两个热搜。


是因为回复不得体吗?


不是,是因为那份提案的名字是《关于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提案》。


在这份提案之中,两种说法引起了极大的讨论——防止男性“女性化”,培养男性的“阳刚之气”。


许多网友认为,这样的提法充满了性别偏见。


为什么这个新闻如此惹人关注?所谓的“阳刚之气”是指什么?


“阳刚之气”这个词到底触碰了什么神经?




阳刚之气犯了什么罪?


不管是教育部的答复还是央视的评论,掰扯的重点都是“阳刚之气”这个词。


一些网友认为即便教育部的初衷是让学生加强体育锻炼,但使用男性化的“阳刚之气”,就明显没有考虑到女性群体。

其实,“阳刚之气”这个词本身在原义之中并不分性别。


指的就是一种刚强的气质和意志,不过相比于“阳”,这个词更偏向于“刚”,指的是一种“刚风”,最早出自《南齐书·文学传·卞彬》:“父延之有刚气,为上虞令。”


但由于在过去的遣词造句中,它多与男性搭配,因此也就带上了男性色彩。


而我们对“阳刚之气”如此敏感,更深层的原因其实是社会的刻板印象。


罗兰·米勒在《亲密关系》中认为,社会一般会把表达性定义为女性特质,把工具性定义为男性特质。



这就是社会文化所认可的性别角色,也是文化所期待的男女两性应有的“正常”行为模式。


文化的影响持续而广泛,它通过社会化和榜样学习,促使我们期待男性应该阳刚强健,女性应该温柔细腻。



但是这种刻板印象并不符合现实状况,因为人们大部分的行为是后天习得的,基因只占据很小的部分。


所以相当多的人可能并不符合传统的角色期待,他们会同时拥有这两种特质,既有“男子气”,又有“女人味”。


正是由于社会上存在相当数量的“跨类型”气质的人,因此用传统上偏男性的“阳刚之气”这个词来概括所有人,自然会引起人们的不满。


@James Perolls

媒体的断章取义也为这场争论推波助澜。

看过教育部的回复原文就会发现,回复针对的其实是体育教育,通篇都在讲青少年要加强体育锻炼。

两千多字的回复里,“阳刚之气”只出现了一次。


而媒体的标题却是“教育部答复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提案:注重阳刚之气培养”。

那为什么新闻会抓住这一点呢?

因为这四个字是全文唯一能联想到性别的词。

不说一句假话,却带歪了整个事实。


为何陷入“阳刚焦虑”?

虽然在这次事件中,网友对“阳刚之气”产生了诸多争议,但凤凰网的调查却显示,64.23%网友认为有必要培养男性青少年的阳刚之气。


事实上,对于当代男孩气质趋于“文弱”的讨论,早已不是新鲜事。

2018年,《开学第一课》因为邀请了气质阴柔的男性嘉宾助阵,引起了部分家长明确的抵触和反感。

一些家长斥其“不男不女”、“缺乏阳刚之气”,讥讽他们“油头粉面A4腰,矫揉造作兰花指”,对他们大加挞伐,还出现了“少年娘,则国娘”的言论。

不管是“拯救男孩”的呼吁,还是“少年娘,则国娘”的声讨,这些言论的背后,其实是对当下男性“阳刚之气”的焦虑。


而为了培养男生的“阳刚之气”,各地也是是煞费苦心。

2016年,南京南师附中新城初中开设“男孩教育活动班”,设置了包括体能训练和口才训练在内的五大课程。

杭州的景苑中学开设攀岩课,希望通过攀岩这项运动为学生发展“补钙”。

2018年,为了给男生补充“正能量”,上海教育出版社为小学男生量身定制了一本性别教育教材——《小小男子汉》。

……

至于为什么要为男生打造这些“特殊”教育,学校的回复是“现在男孩子都太文弱了,需要补充一点阳刚气”。

虽然有人质疑这些“男生班”是以模式化形象要求男生,是在强调刻板的性别认知,而非倡导性别平等,但社会存在对男生的“阳刚焦虑”似乎也是不争的事实。


是什么原因让男生的“阳刚气”不足?

首先,是男教师比例不足。

在学校教育中,从幼儿园到小学、初中、高中,女性教师的比例越来越高,尤其是在幼儿园阶段,男教师比例甚至还不到 2%。


其次,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缺位,也让男生缺少了点“阳刚之美”。

在目前的家庭教育中,母亲承担着主要角色,不少父亲在孩子教育方面是缺位的。

同时过度溺爱的养育方式,也让一些男孩不够阳刚,在性格甚至穿衣打扮上都表现出阴柔化倾向。


而随着日韩文化的传播,媒介中“小鲜肉”、“小奶狗”的偶像形象走红,也会对男生的价值观产生影响。

目前,影视剧及综艺节目所塑造的男性角色,不少也是非阳刚一类,这对正处于追星年龄学生的价值观可能也会产生不小的影响。

其实,这些焦虑的背后,反映的是目前对教育培养的忧虑。

清华大学体育部的张新贵在其论文《试论体育教学如何培养女性化男生的“阳刚精神”》中称,当前校园里的男生大多不够“阳刚”,做事畏缩、依赖性强,个性胆小无主张,且缺乏冒险、勇敢和探索精神等。


很明显,这些特征与社会所期待的人才很不相称。

生活、生命、生存教育是缺失的,而这些教育却是人格塑造、意志品质磨炼的关键。


换句话说,我们需要提供给男孩更多成长为有“阳刚之气”男人的环境么?

需要。

我们是有义务和责任,给予孩子们更健康积极向上的美育的。


拒绝“伪娘羞辱”

这个问题里,还藏着另外一层含义。

难道,天生就不够“阳刚之气”的男孩,就该受到羞辱么?

小印认为,这并不是教育部的本意。

事实上,对于多元的文化的包容程度,反应了这个文明进化的高级程度。这是正相关的。


有学者认为当下男性气质从阴到阳呈现出三种类型:阴柔型的“伪娘”气质、中性的普通男性气质和阳刚型的“硬汉”气质。

稍微出现一点阴柔特征,就被划分到“伪娘”的范畴里。


难道男生不能出现一点阴柔气吗?

我们的社会中,对带有阴柔气质的男性,依然保有大量偏见。

网络上,对“娘炮”的内涵界定是比较一致的,指的是那些在外貌、性格、行为和语言上表现出女性化气质的男性。


一旦男生展现出“阴柔”、“精致”、“甜美”、“爱打扮”等特征,那就是“娘炮”。

而这些但凡带有“娘”气质的男孩,在校园中饱受霸凌。


还记得那个小马宝莉事件么?

《小马宝莉》深受女孩子喜爱。而有个11岁美国小男孩迈克因为喜欢小马宝莉,在学校成为了异类。冷暴力对一个幼小的男孩造成了无法挽回的伤害,他最终选择自杀。

这个事件引起了轩然大波,明星们甚至发起了一次小马宝莉的纹身行动,来支持迈克尔。

尽管迈克尔后来被抢救挽回了生命,但却要面对一生要在轮椅上度过的悲剧。


从小的生存环境中,“阳刚焦虑”的挤压下,促使男孩们不敢带丝毫女性气质,甚至女性带有细腻、偏感性的性格,都会被diss。

这样的生存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有大多数钢铁直男,往往带有或多或少的偏见。这种偏见往往是针对“伪娘羞辱”,或是带有“厌女情绪”。

性别的二元对立,从小就埋下了种子。


我们回到教育部这个规定。

我们说我们需要培养男生的阳刚气质么?需要。

这更应该是学校、社会从顶层设置上,给与健康阳光的美育,更多条件保障。

而这,绝不是针对个人的“伪娘羞辱”的土壤。

我们需要对多元的个人,给与充分的包容与尊重。

@ Benoît Paillé

然而,事实上,有研究表明,后工业化时代下,职业内容和生活方式的变化,男性气质其实是偏向中性的。

美国在70年代的心理学研究发现,对男性自身来说,倾向情感性的个人气质是有助于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的。

@victor

《男性身份研究读本》里表明,处于男性性别角色规范最顶端的那些特征往往是中性化、甚至女性化的,比如细腻、体贴、热心和浪漫。

同时,在女性主义思潮的影响下,新一代女性的独立意识和经济能力都在增强,因此,她们对男性的情感支持也更为看重。


所以,当我们说“阳刚之气”的时候,强调的应该是一种内在的男性气概,是希望社会能营造一个重视独立坚忍品格的大环境,而不是要求每一个男生都要在外表上做到阳刚强健。

我们肯定男性气概,需要男性气概,并不等同于限制男孩走向解放和自由。

@James Perolls

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,每一个个体都有选择自己外在气质的自由,不能因为他/她有着不同于传统性别印象的特征而去羞辱他/她。

比起阳刚的外表,我们更需要的是阳刚的气概。



参考文献:
李荣誉,刘子曦. 健身与男性气质构建—从X市健身房的实践出发发
盖琪. 性别气质与审美代沟——从“娘炮羞辱”看当前媒介文化中的“男性焦虑”
辛晔,史昱锋. “娘炮儿”真的“娘”吗?——消费社会下对青年男性气质的再审视
隋红升. 男性气概与男性气质:男性研究中的两个易混概念辨析




【视频号推荐】
沙漠上的高级感
欢迎关注印客美学视频号

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




看一场艺术的展览   访一些有趣的人
推一个美好的物品  办一场文艺活动


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 印客美学 id:ink20160101
 商务合作 微信号   shaohe0102


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印客美学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